聊聊机电系统的成本优化
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一
暖通部分
1.1-设计参数优化
冬/夏季室内设计温度、湿度、人员密度、新风量以及各区域噪声值等设备参数,设计单位常规依据规范要求确定,或可以参照项目的定位、建设单位的内部标准进行调整。
比如:人员密度:6m2/人,优化后10m2/人;新风量:30m3/h.人,优化后20m3/h.人。
此部分优化,或许会减少投资,当然,也有可能增加投资。
作为建设单位而言,多数是想往减少投资的方向走。
最后,还需要区别办公、商业、酒店以及住宅等业态之分。
1.2-系统设计优化
1.2.1-供回水温差优化
冷冻水供回水温差是5℃?是6℃?还是7℃?
不同的温差对应的制冷设备以及管路的量不同。
机电君经历上海某商办综合体项目,大温差系统 (5℃与6℃)对比:6℃温差初投资较 5℃温差节省3%,运行费用节省5%。
1.2.2-楼层机房优化
新风机房,按照常规做法,逐层考虑。
占用机房面积、每层设置新风机组,或许可以考虑屋顶层/设备层集中设置新风机组,通过管道井直接到达客户区。
机电君经历上海某办公项目,优化后 (集中送新风),折算机房面积,共节省大致80%初投资。
1.2.3-计量优化
空调系统的计量问题,一直是建设单位设计部门、物业部门比较头疼的问题,到底是按照面积均摊还是设置能量计 (听说南方城市较普遍)?
机电君的个人建议按照面积均摊。
为何有这样的建议?
交水费、交电费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一直在做的,交空调费?
超乎常规做法,作为小业主而言,估计不少人会提出异议。
而且,初投入较多的。
机电君经历上海某公寓项目,20层,初期设计采用合资能量计,后期取消,共节省800万+的初投资。
1.3-设备选型优化
1.3.1-机组选型优化
针对冷水机组,锅炉等大型设备,向建设单位朋友了解,都涉及同时使用率一说,60%同时使用率,即计算10000kw,设备选型按照6000kw来考虑。
机电君经历上海某商办项目,考虑同时使用率80%,共节省初投资15%。
1.3.2-管材选择优化
空调冷冻/热水、冷却水、冷凝水,消防排烟管、加压管等等,是按照常规镀锌钢管、无缝钢管、铁皮管道?还是有优化空间?
机电君经历上海某商办项目,优化后 (管道材质变化),大于DN300以上冷/热水管,采用螺旋焊接钢管;冷凝水管取消金属管采用PVC管,共节省初投资30%。
1.4-其他部分优化
按照规范,空调水管直管段超过50m需要增设补偿措施,是增加补偿器?还是?
机电君经历上海某办公项目,地下室由于直管段较长,优化后 (自然补偿),共节省80%初投资 (主要为补偿器费用)。
二
给排水部分
2.1-设计参数优化
上水用水指标,除了用水大户 (餐饮)外,是否可以节省些?
办公卫生间、酒店、商业轻餐、超市、住宅等用水点,设计常规按照规范要求取大设计,考虑建设单位自身的标准,或可以降低设计用水指标,如:50L/人.班调整为40L/人.班。
2.2-系统设计优化
2.2.1-排水优化
虹吸雨水,经过市场的发展越来越被建设单位接受。
虽然有其优势,但相较于传统的重力雨水系统,价格还是较高。
机电君经历上海某办公项目,优化后(调整为重力雨水),共节省初投资20%(考虑管井面积及对于精装的影响)。
2.2.2-消防水优化
消火栓管道竖向环网还是水平环网?
当地消防局有无相关要求?
办公、商业、酒店、住宅有无区别?
常规办公项目设计的做法为竖向环网,既避免了标准层成环影响了净高,又可以节省造价。
机电君经历上海某商业项目,优化后(水平环网调整为竖向环网),共节省投资30%。
如是商业项目,需要注意招商部门招租的进度,尽量避免租户入驻后的调整。
2.2.3-消火栓位置的优化
经常逛万达广场的你不知道有没有注意,除了一些大型主力店外,消火栓都是布置在内街环形动线靠近店铺侧 (店铺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如果在公共区域精装效果条件允许下,不会因为铺位内有消火栓影响租户的二装。而且不会影响后期物业的运营管理。
机电君经历上海某商业项目,优化后,共节省5万块,虽费用不少,但从二装及运维角度来说是值得。
2.3-设备选型优化
2.3.1-排水管优化
排水管采用塑料管/静音管还是在用铸铁管?
2.3.2-消防管优化
参照规范 (承压等级),需要设置加厚镀锌钢管,但经了解,加厚镀锌钢管较无缝钢管,单价便宜,但其材料加工时间较长、且后期施工耗人工,所以对于现场的施工人员意愿使用无缝钢管。
三
电气部分
3.1-设计参数优化
供电设计指标,原理与空调专业类似。
零售100w/m2?餐饮200w/m2?办公80w/m2?
结合规范标准以及建设单位自己的公司标准,并考虑后期意向租户的需求,在施工阶段或可以调整相关负荷容量。
3.2-系统设计优化
3.2.1-敷设方式优化
办公标准层或者说涉及精装区域的暗埋线管,在后期穿线时是不是感觉很多暗埋管被破坏了?
精装龙骨吊筋需要打吊顶、机电管线支吊架需要打吊顶。
打了多了,难免会碰到预埋线管。
但作为后期精装区域,有必要再去暗敷?
3.2.2-供电系统优化
分区域 (避难层)供电、大型机组单独供电,不仅节省的初投资,另外,也节约了后期的运营费用。
针对分区域供电,听一朋友回复说,可以大致节省初投资20%。
3.2.3-供电容量优化
前面有提及空调主机按照同时使用率来进行容量的选择,对应设备的选型,供电容量也是一样,不同的入住率、运营时间会直接影响到容量的选取。
机电君经历上海某商业项目,优化后,共节省初投资10%。
3.3-设备选型优化
3.3.1-配电柜进出线优化
如果逛逛配电所就会发现,有些项目做的是上进上出,有些做的下进下出。
但机电君还是建议上进上出的进出线方式,不仅节省了下进管沟的土建成本,还节省了下进线缆的长度,即价格。
3.3.2-电表形式优化
电箱里一块块电表 (一家一块),不仅占用箱体内的空间,还整体浪费强电间面积。
结合实际情况,多用户功能电表产生了,不仅优化了箱体的体积,还节省了强电间的面积。
3.3.3-高低压柜预留优化
项目完工后,拆改在所难免,尤其商业业态,多数设计师们在前期设计时会适当考虑柜子的预留工作,但低压柜预留回路或柜子就算了,预留高压柜就有点太奢侈了。
机电君经历上海某商办项目,优化后,共节省初投资10%。
四
弱电部分
4.1-系统设计优化
4.1.1-点位优化
大堂主出入口、楼梯间、合用前室、标准层的出入口等视频监控都会到位,但为了节省费用,一些区域真的有必要设置吗?
机电君经历上海某办公项目,优化后(取消楼梯间监控),共节省初投资30%
4.2-设备选型优化
4.2.1-无线设备优化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酒店顶部有些白色圆形小云朵,的确很好看,但相比较墙上安装的面板式,价格高出不少。
打听下来大致30%的价格差。
4.2.2-线缆优化
综合布线中低烟无卤电缆在不少项目上应用,但是否必须要设置此材质?
机电君经历上海某办公项目,优化后(调整为非低烟无卤电缆 ),共节省初投资20%。
五
电梯部分
5.1-设计参数优化
电梯设计参数或者说电梯设计相关规范,依照顾问公司的做法还是参照CIBSE,再者就是调研市场同类型建筑的设计标准以及自家的公司标准。
除了上述做法外,还有一个比较粗暴的方式就是按照:面积定台数,住户定台数。
所以,建议在电梯设计初期需要与建筑及结构专业碰撞一下,以便于设计出合适的电梯。
5.2-系统设计优化
5.2.1-电梯井道优化
早些的项目电梯与电梯间都会用砌块墙、混凝土墙来做区分,其实也没必要刻意分开,考虑现场施工的难易,或可以考虑使用钢制分隔梁。
5.3-设备选型优化
5.3.1-消防电梯优化
针对消防电梯的设置,防火规范有最低要求:每层停靠、60S、800kg。
很多项目消防梯和客梯参数设置一致,有点浪费。
以上
上述成本优化针对每个部分有大量的可塑性,需要在前期设计阶段参照自己公司标准以及项目经验来审核适用于自己项目的系统、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