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城市化 1.概念:人口向 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3.表现 点拨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的标志。 4.作用:带来 的变化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点拨 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市化水平高不代表城市化速度快。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影响地理环境 (1)合理城市化影响: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2)过快的城市化影响:形成 和社会问题。 3.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策略——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1)发展低污染的 和 ,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 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 温馨提示 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快慢的区别 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典例导析 (2014年高考四川文综卷)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A.2 km附近 B.4 km附近 C.8 km附近 D.10 km附近 (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思维流程 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D (2)D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典例导析 (2015年江西师大附中一模)暑假期间,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华北地区某城市附近进行社会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图A、图B。据图回答(1)~(2)题。 (1)图A中,四地最有可能成为高级住宅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B为兴趣小组绘制的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示意图,若纵坐标代表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则横坐标不可能代表的是( ) A.建筑物面积 B.人口数量 C.工业化程度 D.绿地面积 思维流程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华北地区某城市”说明该地的盛行风为西北—东南风,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2.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C (2)D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 城市化进程图(如图1)反映某地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判读曲线图时注意根据转折点划分阶段,借用数学的斜率判断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其原因。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综合反映该区域城镇各要素的发展变化。判读时要从用地规模、城镇等级、数量、交通线路、功能区分布等方面找出其发展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这类图示一般设置三类问题: 1.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从图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一般从四个方面分析: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城市规模的变化(如图2、图4);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如图1);是否形成城市带等(如图2)。 2.判断城市化进程及阶段 根据图示中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的特征,可以判断城市化的阶段及进程。 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市化进程,如图3中城市化进程为④—③—②—①。 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市化阶段,如图1中E到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3.判断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 (2012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思维流程 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D (2)A (2015年北京东城联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A.城市人口数量增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大 D.城市交通网日益完善 (2)从Ⅱ阶段到Ⅲ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区交通拥堵 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④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第(1)题,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第(2)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所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 答案:(1)B (2)D 第2课时 城市化 城镇 聚落形态 环境污染 节能建筑 绿色交通 自然景观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常见的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 城市化进程图的判读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