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昆明讯 6月21日上午,昆明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一场举行富民、宜良专场发布。中共富民县委书记王秀江在发布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富民县紧紧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卫星城、休闲康养目的地”的奋斗目标,坚持服务和融入主城发展,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战略地位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城乡统筹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改革创新步伐加快,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20年,富民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73亿元,是2012年的2.5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2亿元,是2012年的1.75倍。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3930元、17374元,分别是2012年的1.94倍、2.07倍,年均分别增长8.7%、9.6%。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杨梅之乡”、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云南省农业庄园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县、云南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昆明的后花园——富民 产业提质初见成效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三江并流、半山耕云、优牧品原等一批农业综合体项目落地见效,形成了杨梅、苹果、樱桃、核桃、板栗等产业品牌为主,冬桃、草莓、花卉等优质特色农产品互补的农业产业格局,高原都市现代农业特色彰显。 富民县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内的草莓基地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立邦涂料、国电电力(三期四期)、白石岩农光互补等15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工业园区建设不断优化,构建了以铂锐金属、大互通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克林轻工、鼎承科技等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和以星桥食品、品世食品等为代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一主二辅”产业格局。2017年提前3年实现省级百亿元工业园区建设目标,2018年成功创建为省级百亿元“绿色工业园区”,2019年跻身全省经济快速增长10强园区。 富民智能信息终端产业园的手机组装线 坚持以打造昆明近郊“休闲康养目的地”为目标,重点围绕轿子山旅游专线、昆禄公路沿线打造温泉康养、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文化体验品牌,顺利推进汉华天马山休闲旅游度假区、滇北驿文创旅游小镇、康龙医药物流园等一批项目。完成徐霞客旅游标志地认证,成功举办杨梅文化节、农民丰收节、斯巴达勇士赛、云果高峰论坛等一系列特色节庆赛事。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9.08亿元,是2012年的3.8倍,第三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富民杨梅,乐了游客、富了百姓。 改革活力加快释放 圆满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全国首批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国第三批试点和白地山村省级山区小水网改革试点工作,形成了“12254”富民改革经验模式,获得“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称号。永定街道石桥村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项目被列为全市6个创新实验区项目之一,通过精心打造,形成乡村振兴“石桥模式”,乡村振兴在不断探索中走出新路子。 2016年,富民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首批试点县。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设立了全市首家投资审批中介超市和投资项目服务中心,推行并联审批,全程专人跟踪服务,实现“一条龙服务”。创新实施“县委问诊”“人大问询”“媒体问效”的三问工作制,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成立富民县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取得发明专利43件,20户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日益增强。 城乡面貌大幅改观 累计投入15.69亿元,加快“美丽县城”打造,完成富民大道等9条市政道路建设,国家综合档案馆、黎阳时代广场相继竣工投入使用,民族文化广场(五馆)项目主体完工,科技馆投入使用。县城建成区面积从1978年的0.53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6.13平方公里。 富民县行政乡村公路建设带动沿线群众增收致富 昆倘高速即将建成通车,武昆、武倘寻、昆倘三线互通的高速网络即将形成,随着罗赤公路建成通车,东散公路改扩建稳步推进,“三横两纵”的公路网络格局正加快形成。全县行政村、自然村通村公路硬化率分别达100%、75.9%,光纤通达率、4G覆盖率、集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自来水供水设施、公厕覆盖率均达100%。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荣获云南省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先进县城称号。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镇)9个,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复审,休闲康养的基础不断夯实。 富民美丽乡村:罗免麻地村 生态优势日益彰显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绿色逐渐成为富民最厚重的底色、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县城区域扬尘治理,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排名位列全市第一。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在全市首推“河长助理制”,实施螳螂川富民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成富民大桥等3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螳螂川出入境断面水质监测全覆盖,螳螂川富民大桥国考断面水质持续改善。 位于富民县螳川东路的向日葵花海吸引游客驻足 大力推进全域绿化行动,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面山绿化工程,完成营造林21.1万亩、“五采区”植被恢复955亩,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36.07%,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9.95%,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17600个/cm3,是天然的氧吧。先后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云南省文明县城”“云南省生态文明县”,山水园林卫星城的底色正逐步擦亮。 社会民生全面提升 2个省级贫困村出列,841户266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贫困人口全面清零,脱贫成效考核在全省非贫困县(市、区)中排名第一,被省委、省政府评定为“好”的等次。 富民县行知中学 罗免民族中学、元山小学等一批新建改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启动永定小学黎阳分校建设,义务教育发展逐步均衡。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与五华区教育帮扶联席机制,深化合作办学,挂牌成立昆明市第一中学富民学校,昆明行知中学合作办学成效显现,全县中考一级高(完)中上线率从2016年的8%提升至2020年的16.53%,县幼儿园晋升为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富民县人民医院 深化与主城三甲医院的合作,加强医联体建设,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面托管县医院,县医院托管7个卫生院,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全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90%,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7.71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96%以上,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覆盖面达100%,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富民小水井合唱团受邀在清华大学表演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实现行政村(社区)100%建有体育健身设施,成功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富民小水井农民合唱团赴英、美巡回演出,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与世界顶级乐团合作的业余农民合唱团。积极打造廖新学艺术、斑铜、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徐霞客游线等文化品牌,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山水园林卫星城、休闲康养目的地”是富民县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定位,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富民如何进一步彰显自身特色优势,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中共富民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王磊介绍,在奋战“十四五”的新征程中,富民县将继续坚持以“两山论”为引领,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山水园林卫星城、休闲康养目的地”发展定位,坚定不移走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奋力推进富民高质量发展。
1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永定、大营农业多功能示范核心区,款庄、东村、散旦东部三镇生态特色农业带,罗免、赤鹫西北部优势高效农业带。因地制宜发展有机蔬菜、花卉苗木、生物药业,持续巩固杨梅、苹果、樱桃等特色林果种植基础,引进精深加工产业,打造“绿色食品”品牌。以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区为核心,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持续推进与省农科院的深度合作,加速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全面推进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创建。
——推进新型工业体系建设。积极构建“一主二辅”产业体系架构,加速“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钛盐产业延链、补链,做强新材料产业,做大装备制造业,做精食品加工业,做强清洁能源产业,打造昆明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云南省绿色新型产业示范基地。到2025年,力争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26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00亿元以上,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00家。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结合昆明建设国际大健康名城的部署,依托富民区位和生态优势,不断调优产业结构,促进休闲康养与第一、二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旅、文旅、康旅“三旅融合”步伐,壮大假日经济,繁荣夜间经济,建设昆明近郊消费中心。着力推进款庄热水塘温泉、散旦宝石洞、汉华昆明天马山、滇北驿旅游文创小镇、海棠小镇的开发建设。
“富民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效果图
2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示范区,重点打造1个市级示范镇、1个县级乡村振兴示范行政村、10个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5个以上镇级乡村振兴示范点。
——加快修编村庄布点规划,预留建设发展空间,突出特色,培育打造中心村和特色村,形成一村一景。
——深入推进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推进农村“七改三清”,确保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节约利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建设生态绿色美丽家园。
美丽乡村建设让富民百姓更幸福
3塑造“螳川花园城市”品牌,着力打造美丽县城典范区
——加强城乡统筹规划,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进一步完善老城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县城老旧小区改造和班张村片区、东城河片区两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一批高品质综合居住区和新城形象展示区,推进县城扩容提质。
——加快县城南二环、西二环、环山公路等市政道路规划建设。加快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供气、停车场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推进“全域绿化”,开展城市“增绿行动”,打造水绿交融的“绿色之城”、“亲水之城”。
——加大城市管理信息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富民城市湿地
4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富民
——深化水污染联防联治。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强化流域环境监管执法,完成螳螂川富民段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面推进拖担水库、大营小河、龙泉河及普渡河治理等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滇中引水配套工程、黄坡水库扩建等水利工程项目。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大“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和县城区域扬尘、工业废气、矿山、建筑行业粉尘治理工作力度,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
——做好土壤污染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环境风险管控,防控土壤污染新风险。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查处非法排污、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违法犯罪行为。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入实施全域绿化行动,继续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公益林管护,建成富民枳自然保护区,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图片来源于富民县委宣传部)
记者:莫莉雯、杨明
编辑:何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