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优化营商环境】定西法院立足审判职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全市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立足审判职能,多措并举、统筹安排,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利益。2020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商事案件18207件,审结15590件,结案率85.63%。
一、立足民商事审判,妥善审理涉公司、企业、股权、产权类纠纷案件。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审结金融借款案1845件。遏制高利贷和投机化倾向,推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审结借贷案5164件。注重营造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审结买卖合同案2107件。制定《关于保护民营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在审理涉民营企业和其他商事主体的重大疑难案件时,积极主动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针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的转包、违法分包、挂靠和涉土地、违法采矿等问题,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
二、立足刑事审判,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审结生效涉黑涉恶案件62件365人,为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严惩国家工作人员索贿、受贿以及市场管理中的失职渎职等犯罪,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严格区分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等界限,依法公正审判,坚决防止把经济纠纷认定为刑事犯罪。
三、立足行政审判,促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强化司法监督,注重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审结行政案250件。认真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制止和纠正乱收费、乱罚款等非法干预企业自主经营权的行为。严格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防止因执行错误损害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加大执行力度,全力兑现民营企业胜诉权益。对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依法用好用足法定强制执行措施,兑现企业胜诉权益。依法慎用强制措施和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时为企业预留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对已经履行生效裁判文书义务或者申请人滥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及时恢复企业家信用。对经营失败无偿债能力但无故意规避执行情形的企业家,及时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删除。
五、践行司法为民,努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实现院庭长办案常态化,由院庭长牵头办理重大项目建设中的涉诉案件,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对涉及民营企业的疑难、复杂案件,优先指定给院庭长办理。全面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涉诉企业提供立案、调解、查询等“一站式”服务,减轻诉累。全面落实一次性告知登记立案规定,对于涉重点企业建设及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案件通过网上预约立案系统,畅通立案渠道,提高立案效率。依托智慧法院建设,强化审限监管,严格审限延长、中止等情形审批,保障案件及时审结。依托门户网站和“12368”诉讼服务热线,及时发布案件审判流程信息。
审 核:张俊峰 编 辑:王艳蕾
来 源:研究室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优化营商环境】定西法院立足审判职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