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强村富民”新突破!文成这一案例全省典型!
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全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典型案例,温州4个案例上榜,其中包含文成“共富帮”用“数智”促共富这一案例↓↓↓

小布这就带大家来看
强村富民“文成模式”
是怎么做的
☟☟☟
文成县
“共富帮”用“数智”促共富

文成县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着力建设“共富帮”应用,以“帮扶促共富、产业促共富”为核心,归集多部门多系统数据,在梳理需求、开发功能、优化服务、整合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帮扶共富制度体系,着力提高低收入农户、小农户收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前,应用正式上线浙里办、浙政钉,已入库中蜂养殖大户12家,低收入农户11210人,结对干部1220人,结对低收入农户8171户,结对干部随访11210人,签约医生230人,签约医生随访11149人。
主要做法
赋码管理,实现精准帮扶
| 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建立小农户“一户一档”赋码管理机制,对接多部门系统,归集信息,结对干部、签约医生可通过该功能在线查看农户住房、健康、医疗等信息,更新探访关爱记录,补充档案信息,更及时、更精准地为低收人农户提供帮扶服务。
| 精准保障、精准落地。凡注册农户,均可在“共富帮”应用一键申请政府补贴,一键查询补贴发放情况,突出精准化、便捷化,实现政府兜底保障、救助精准落地。
搭建平台,实现智能监管
| 配套建设、强化智能监管。建设数据监测与可视化平台,实时监管产业帮扶动态。加大智慧化基础设施设备投入,最大程度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及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如引入智能蜂箱试点,采用统一标识,植入芯片,极大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采集更多基础数据,为后期决策提供依据。
| 职责明确、强化过程监管。明确各类主体参与过程的职责与分工,确保动态可看、过程可控、数据可查。如在保底增收板块,管理端加强对托管蜂箱数据的监控,养殖户及时更新上传蜂场情况,结对农户可不定时、多频次察看蜂箱位置和数量。

中蜂养殖大户学习“共富帮”应用系统
管理数据,实现智能评估
| 智能托管、促进双向选择。推动建设完善的企业信息库、农户信息库,通过指标设计、信息收集、智能匹配,快速、准确筛选合适的产业帮扶参与者。根据农户所在的位置、周边养殖大户的情况,智能推送匹配结对大户。
| 智能评估、优化项目管理。根据系统收集的历史数据,实现自动测算、自动更新、自动评估,如依据养殖当年的托管情况、收益情况、二次分红情况等综合因素,系统自动测算、并调整第二年的托管量,实现项目绩效评估有据可查、有据可依。

中蜂折股量化托管代养蜂箱
做强产业,实现致富增收
| 拓展农户增收渠道。农户线上参与产业帮扶致富模式,政府和企业保障兜底收益。建立线上资产出租模块,构建农户资源盘活机制,实现资产变现。建设线上供需市场和线上劳务大厅模块,使农户精准获取招聘信息,促进就业增收。
| 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以筹集部分资金、负责线上监管、创造产业帮扶条件,如种植蜜源植物和制作黄年糕所需原材料等参与产业帮扶,在保障农户兜底收益的基础上获得收益分红。
| 扩大主导产业规模。企业参与产业帮扶,获得政府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扩大经营规模,升级生产设备,优化生产流程,促进产业链良性循环。
拓展功能,实现服务升级
| 做优线上培训。构建线上专业技术和技能培训机制,用短视频、短消息形式,为农户提供农家乐服务、乡村民宿经营、农业种植等相关培训,切实增强农户的自身造血功能。
| 做好政策解读。以视频、短消息等多种形式,发布并解读县级层面涉农政策,为低收人农户、养殖大户等主体提供精准、有效的政策信息,提高办事效率。
主要成效
增收机制更灵活。通过兜底收益、二次分红、抱团增收、产业联盟四种产业促共富模式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助推县域产业提质增效、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全县低收人农户人均可支配收人达14863元,增长15.8%,低收人农户人股抱团増收项目资金标准从2万元提高到3万元,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全县共完成人股签约228个行政村,人股人数最多时达到10377名低收人农户,共实现收益5885万元,中蜂等产业联合体参股农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动态监管更智慧。以数字化形式综合呈现帮扶工作进展状态,集中展示帮扶群众收人、补贴、劳动力、教育、就业等数据指标,并设置各类分析专题,关注重要节点、重点人群,一图掌控帮扶全貌。截至目前,对象覆盖11210名低收人人员,正在开展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实现帮扶共富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有效转变。
预警监测更精准。设置数据指标、建立预警指标体系,相关部门可通过实时动态监测、精准识别,提前做好干预准备、落实干预措施,实施精准对接、提供有效帮扶,帮助农户摆脱返贫泥潭,通过一码服务、一图监管,有效实现精准预警、实时响应,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掉队。
经验启示

文成县“共富帮”应用以“低收人农户”为首要切人口,聚焦全县收人水平最低群体,践行“先富带后富”,建立大户带动低收人农户和小农户的致富模式,不断缩小收入差距,逐步实现低收人农户向小农户方向发展,小农户向大农户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村集体收人大幅度增长,产业得到持续稳定发展,不断助推全县共同富裕。
原标题:《“强村富民”新突破!文成这一案例全省典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