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业界称为手工皮具的“扫地僧”。他,被同学朋友称为“人生导师”。80年的吕利军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靠着一手定制皮具的本事,在郑州闯出一片独属于他的“天地”。在西元广场、新田360广场拥有两家店面,年营业额超百万。河南商报记者张郁文/图
作为一名有七八年从业经验的手工艺人,吕利军身上几乎找不到任何商业气息。有的只是十足的个性——不接完美主义者的产品定制、不接新顾客定制、不接订金。“每一个产品都不是完美的,都会有瑕疵。”
在吕利军眼里,所谓原创作品,就该是“慢工出细活、活细出工慢”。2000年刚走出大学的他,就开始在地市推广销售CDMA技术的手机。
“当时我的月收入能达到三四千元,那真的是很可以了。”相对较高的收入,使得刚毕业的吕利军觉得很满足。但科技的迅猛发展出乎了他的意料,很快这类手机被淘汰......在此之后,吕利军也接触了不少行业,也尝试过自己开装修公司。
“但不管干啥,要全情投入,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依靠丰富的“从业经验”,吕利军总结出自己的生存之道。于是,他独自一人奔赴广州,在一个皮具工厂里边工作边学习。在广州“求学”的日子里,除了自己的工作外,工厂的每个车间,都是吕利军的“目标”。
这里转一转,那里看一看。遇见不熟悉的师傅就帮着打扫卫生,混熟了再跟师傅学艺。那两年,几乎每个车间的地基本都被吕利军“承包”了。“想想学艺那两年,真的是挺苦的”。
吕利军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在学艺期间,他晚上经常一个人回到房间抱着被子流泪。但努力总是会收到相应的回报。
学成回到郑州后的吕利军在路边摆起了地摊儿。白天制作晚上卖,在此期间,一直坚守纯手工制作,制作真皮原则,积累了不少手工皮具爱好者。
如今,已经“升级”为店老板的吕利军想的是再开一家店。自己的小店就只是招待朋友和老客户,没事儿喝喝茶聊聊天。“最好再能有一个小院子,种点花养只狗,没事儿创作一些自己喜欢的产品,自个儿乐呵乐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